
林大叶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出《鲁迅》
“他的文章是林中响箭。他的笔是投枪,刺穿旧中国的脸。他的发声是晨钟,唤醒阿Q们的残梦。”作曲家叶小纲对鲁迅有着深厚感情,而这份感情都被他化入第五交响曲《鲁迅》中,成为流动的音符。
9月19日,上海交响乐团牵手指挥家林大叶,联袂濮存昕、石倚洁、朱慧玲等一众艺术家,演出《鲁迅》,用音乐致敬并纪念这位伟大文学家、思想家。
这个9月,叶小纲迎来70岁生日,上海交响乐团也特别为这位并肩30年的老友,送上生日蛋糕和30年前的珍贵节目单。

参演艺术家集体谢幕
半生鲁迅情,一曲衷肠诉
叶小纲对鲁迅的热爱,可以追溯到十七八岁。
“我在工厂当学徒,每天上班8小时,加上2小时车程,根本没时间练钢琴,当音乐家的希望很渺茫,我就想能不能当个作家,开始学鲁迅。”
拿到第一笔工资17.84元后,叶小纲当即买了一套《鲁迅全集》,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常常随身携带。他把鲁迅的文章精华、精彩词汇都抄在本上。后来,他写文章也受了鲁迅影响,一针见血,开门见山。
1981年,叶小纲去绍兴参观鲁迅故居,还在门口留了影。“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写鲁迅。”他心中始终憋了一口气,要写一部大作品,这个机会终于在鲁迅逝世80周年(2016年)时到来。写《鲁迅》时,叶小纲几乎一气呵成,顺利得很,“因为胸中酝酿了几十年。”

叶小纲在上海鲁迅纪念馆
这部交响曲分九个章节,将闰土、阿Q、祥林嫂等人物,以及《社戏》《野草》《铸剑》《朝花夕拾》《两地书》《魂》等文字集串联了起来。
在叶小纲心中,直接表达鲁迅文学语境的是第五乐章《野草》。濮存昕朗诵的《野草》,语调朴厚遒劲,沉郁时星月全无,爆发后犹如惊后战栗,盈满生命能量的交换。
在人物的音乐书写中,叶小纲对祥林嫂倾注了深厚的同情,以复杂多变的调性写出其无助与屈辱。一段12分钟的唱段,几乎句句转调,还融合了绍兴戏元素,“这是女中音曲库中难度极高的作品。”
“她是一个没有希望的人,从结婚到生子,任何一条路都走不通。”接到演唱祥林嫂的邀请时,朱慧玲很忐忑,这一角色不仅是白发老妇,更始终处于绝望与哭泣之中。为贴近人物,她研习袁雪芬的电影版《祥林嫂》,还借鉴了绍兴戏的唱腔与咬字。
从绍兴大班到宁波滩簧,叶小纲广泛采用江浙一带的民间音乐元素,同时揉入现代作曲技法。林大叶已是第三次执棒《鲁迅》,他认为,叶小纲的音乐与鲁迅的文字一样,富有魅力与深度,“值得反复品味,绝非一听即止。”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叶小纲、林大叶、朱慧玲等畅聊鲁迅
并肩30年,连演18部作品
“鲁迅的很多作品在上海写成,尤其晚年的最后时段,他在虹口写下了很多对中国社会有极大帮助的犀利文章。”叶小纲称,鲁迅常居虹口,居住过的地方有三处:横浜路的景云里、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山阴路的大陆新村9号(现132弄),他都去参观过。
在1933年5月20日的日记中,鲁迅曾提及,当天携许广平一同前往大光明戏院,听了上海工部局乐队(上海交响乐团前身)“大中华之夜”音乐会的预演。这场音乐会在次日正式公演后,轰动一时,吸引了1800名观众,成为当年观众最多的一场音乐会。
1946年10月19日,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323号)的辣斐大戏院,曾举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周恩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许广平等出席。
如今,上海交响乐团的所在地,也在复兴中路上。“这条路与先生有冥冥中的关联。现在,《鲁迅》终于由上海交响乐团做一次重要呈现,把鲁迅作品中那个时代的人物一个个拉出来给观众看,审视与考验今人的灵魂。”叶小纲感慨。

上海交响乐团送上1995年《地平线》节目单
1995年,郑小瑛执棒上交,演奏了叶小纲的《地平线》。1998年,上交又聘请叶小纲出任驻团作曲家,双方合作更进一步。30年来,上交陆续演出叶小纲的18部作品,不仅委约他创作交响组曲《敦煌》《咏别》,还在全球发行的DG唱片里收录了他的《大地之歌》。
这个月,叶小纲迎来70岁生日。音乐会前,上海交响乐团特意为老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1995年演出《地平线》时的节目单,还为他送上生日蛋糕,送去惊喜和祝福。
9月22日,上海交响乐团还将呈现叶小纲难得一听、却很值得一听的室内乐作品专场。音乐会集结了薛颖佳、陈萨、陆轶文、林瑞沣等中国音乐年轻力量,由指挥家胡咏言执棒,曲目涵盖《落花天》《羊卓雍错》《拉姆拉错》《光明行》《林泉》《纳木错》等室内乐精品。

上海交响乐团为叶小纲送生日蛋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