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珍
海关总署周四公布数据称,以美元计,7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7.2%,较6月加快1.4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关税政策多变的情况下,7月我国对非美地区出口增速加快,不仅抵消了对美出口降幅扩大的影响,还带动整体出口增速连续两个月上行。
不过,多数分析师认为,未来贸易环境将更为严峻,伴随美国高关税对全球经济、国际贸易的冲击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出口增速有可能下行,这意味着四季度稳增长、稳外贸政策需要进一步加码。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界面新闻表示,7月出口同比增速继续加快,好于市场普遍预期,主要源于当月美国关税政策多变,各类“抢出口”、“转出口”效应进一步发酵。
“当月我国对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速加快,对东盟出口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这抵消了7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带动整体出口增速处于较高水平。”冯琳说。
界面新闻基于海关数据的测算显示,7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降幅较上月扩大5.6个百分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9.2%,涨幅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出口同比增长16.6%,涨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对越南、印尼和菲律宾出口增速分别为27.9%、12.0%和10.7%,较上月分别上行4.1、3.2和0.5个百分点;对韩国出口增长4.6%,上月为下降6.7%。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迪也认为,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的“抢出口”“转出口”效应是7月我国出口继续高增的主要原因。他提到,彭博数据显示,7月从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数量日均为67.4艘,6月日均数量为66艘,环比继续小幅上行。此外,7月越南出口同比增长17.7%,亦对应着我国对其两位数的出口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我国对非美国家转口贸易高增长的态势。
今年2月以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多次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累计加征幅度一度达到145%。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阶段性经贸协议,美国同意在90天内将对华加征的关税降至30%。
7月28日,中美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这意味着原本将于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休战期”将展期90天。
在美国对华高关税背景下,当前我国出口中的贸易转移现象较为突出,出口企业正在着力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1-7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6月加快0.8个百分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占整体出口的比例达到50.5%。“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为当前抵御重大外部冲击提供了重要缓冲。”冯琳说。
展望后市,多数分析师认为,下半年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将大幅增加,未来几个月出口增速可能会逐步下滑。
冯琳指出,8月有可能再现一定程度的“抢出口”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我国进料加工贸易进口增速大幅下行,从上月的16.9%降至9.8%,预示后期相关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此外,美国近期在酝酿对半导体、医药等行业产品加征关税,有可能给全球贸易带来新的扰动。因此,需要稳外贸政策进一步加码,尤其是针对遇到困难的外贸企业需要出台一定的定向支持政策。
张迪也认为,随着特朗普重启对等关税政策,全球贸易摩擦风险明显加剧,我国出口或将逐步承压。彭博数据显示,8月前五日从中国发往美国集装箱船数量日均为53.8艘,较7月的日均67.4艘大幅回落,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7月以来,美国恢复对部分国家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多数盟国的税率被定在15%,包括欧盟、日本、韩国、以色列、土耳其等,东南亚国家普遍面临更高的关税,柬埔寨、泰国、菲律宾、印尼的税率被定为19%,越南为20%。
张迪指出,当前美国对华关税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估计在40.4%左右,而美国对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关税多在19%-20%,东南亚国家的比较优势明显,致使我国订单回流难度较大。此外,7月31日特朗普发布的总统令提到,如有国家或地区通过第三地转运方式规避关税,将被征收40%的转运税,我国单纯的转口贸易将面临更大压力,后续出口环境不确定性将增强。
不过,也有分析师认为,中国过去三个季度以来的出口强劲,并非完全来自“抢出口”,而是来自于降息周期下全球商品消费周期的修复,以及海外补库需求的上升。
东北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张超越对界面新闻表示,“抢出口”的说法持续时间过久,多次被证伪,可靠性不足。
“‘抢出口’是指企业赶在美国平均税率提升之前,进行大量的囤货行为。但是二季度美国平均税率已经抬升至15%-20%的超高区间,高关税背景下的‘抢出口’说法本身不符合逻辑。其次,‘抢出口’对应的应当是美国本土库存的显著积压,但是从美国耐用品库存来看,美国并未出现显著累库。”张超越说。
他还表示,截至7月,美国广义金融条件仍在持续宽松,其宽松程度甚至已经超过2022年3月加息之前。2025年下半年,美国既无加息预期,美股在AI技术革命背景下又没有崩溃预期,广义金融条件的宽松有望持续,美国耐用品消费增速有望维持在8%左右的高增长水平。
“这一消费增速对美国库存有极强消化能力,也将进一步驱动全球工业部门的生产修复。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商品生产国,这一轮的全球的工业生产的周期修复,中国必将不会缺席,下半年中国出口有望保持高增长。”张超越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