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是近年新品发布最密集的一届。
除了百度搜索、百度文库、百度网盘以及文心大模型的更新升级之外,百度还对外发布了慧播星数字人、实时互动型数字人、智能体伐谋以及百度千帆Agent Infra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演讲中提到,更应关心如何让AI与各项任务结合,让AI成为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原生推动力。“它能帮企业提升决策质量、发现新增长点,让成本更低、利润率更高、创新周期更短。”
显然,百度看到了AI给企业业务重构、提效带来的价值,并想要通过服务企业的智能化需求获得新的增长。
这个新的机会不仅仅被百度看到,所有想要通过AI获得业务增长的互联网大厂也都看到了。
过去一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等多家互联网大厂都在云+大模型的服务上挖掘增长点。
其中,阿里坚持在所有领域都做开源的打法,持续推出300多个开源模型,同时对服务器、弹性计算、网络、存储等传统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全面进行了AI化重构,这些调整让此前营收增速放缓的阿里云在最近几个季度重新恢复了两位数增长。而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采用更激进的市场策略,在行业中率先大幅降低大模型的价格,这让其同样获得快速增长。
Omdia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总收入31亿美元。其中,阿里云占比35.8%、火山引擎占比14.8%,百度智能云占比6.1%。
从市场竞争维度看,百度在这轮新机遇的竞争中站住了脚,但和打法和特色更为明显的行业头部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想要获得更多商业收益,百度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从今年百度世界大会发布的新品来看,百度押宝在了解决产业更为复杂、细分的问题上。
其中一类场景是解决效率、寻找最优解的问题。百度为此推出了智能体伐谋,试图通过大模型的推理能力、进化计算的探索能力,抽象复杂问题、建立模型,计算出最优解。在此类问题中,人类专家容易陷入的局部最优瓶颈,而智能体可以根据条件变化不断迭代。百度方面称,根据目前已经落地的应用,伐谋在工程管理、调度等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

另一类场景是解决与人交互的成本和效率问题。百度给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数字人,并在今年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此前,百度已经通过“数字人罗永浩”尝试了数字人在直播电商行业的落地,而此次在开放技术解决方案的同时,还发布的“实时互动型数字人”,想要把这项与人交互的技术解决方案落地到更多行业和场景。
根据现场的展示,“实时互动型数字人”与人对话更加自然,还能在互动中流露自然情绪,给真人即时性的反馈。这些能力让数字人应用在教育、医疗、客服等更为复杂的领域成为可能。在李彦宏看来,数字人不仅是一个基础性的技术,更是AI时代的一种全新通用交互界面。
除了这两个主要的探索方向之外,百度还试图通过筛选创业项目、扶持创业者的方式在各种场景发现AI的新能力、新效果,并累计为提供数亿元资金支持。
为什么百度更加强调AI在产业端的落地?
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高挺对界面新闻表示,生成式AI的浪潮非常利好技术型企业,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型企业。这些互联网企业不仅可以实现自身业务提效,最重要的就是还可以研发出很多创新产品。
在高挺看来,从国内市场的需求来看,AI原生开发平台、特定领域语言模型和多智能体系统将是企业未来一年重点应用AI的领域,也是百度、阿里这样头部互联网公司能够进行产品创新的重要方向。
在市场剧烈变化中,百度今年在传统互联网业务上承压,而AI相关业务成为新的增长动力。此前,百度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总营收327亿元,同比下降4%。其中,在线营销收入同比下滑15%,而包含百度智能云在内的AI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今年以来,百度搜索、文库等传统互联网业务进行了近十几年以来幅度最大的变革。其中,百度搜索全面AI化,并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发布了多智能体协作架构百度猎户座。
但目前,整个行业在打造C端(用户)产品上普遍面临的挑战是还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虽然一些平台在探索会员付费的模式,但受限于用户习惯,其会员收入规模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互联网广告业务的收入量级。
相比之下,AI在产业端落地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确定性也更强。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8年,企业使用的GenAI模型将有一半以上是特定领域的。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商业前景,也给百度、阿里等想要通过AI获得新商业机遇的头部互联网公司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根据李彦宏的构想,当AI被内化为一种原生的能力,在各行各业实现效果的涌现,进而引爆一场全面的生产力革命。
但在这个全新的机遇中,考验百度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还有产品定义能力和落地执行效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